关注果子微信号
随时投稿赚钱

网站地图

客服QQ:1626381255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ID:1453 / 打印

一、总则

制度旨在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控制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发生,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流程

作业前准备阶段

作业申请与审批

作业部门需提前向安全管理部门提交有限空间作业许可申请,详细说明作业内容、作业时间、作业地点、涉及的有限空间类型、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等息。

安全管理部门接到申请后,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作业方案进行审查,重点评估安全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经审查合格后,批准作业许可,未经许可,严禁进行有限空间作业。

在紧急情况下,如抢救人员、处理突发事件等,作业人员可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先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但应同时向相关负责人报告,并在事后及时补办作业许可审批手续。

安全措施制定与落实

根据有限空间的类型和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对于存在缺氧、有毒有害气体或易燃易爆物质的有限空间,必须在作业前进行通风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标准(氧气含量为 19.5% - 23.5%,可燃气体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的 10%,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低于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和应急救援设备,如通风设备、气体检测报警仪、呼吸器、安全绳、急救药品等,并确保设备完好、可靠,可正常使用。

在有限空间入口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人员培训与教育

对参与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包括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等)进行专门的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应涵盖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特性、安全操作规程、防护用品使用方法、应急救援知识等。

培训结束后,应对作业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掌握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能和知识。未经培训或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从事有限空间作业。

作业实施阶段

通风与气体检测

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保持持续通风,通风设备应具备防爆功能,通风量应满足稀释有毒有害气体、补充氧气的要求。

作业期间,每隔一定时间(根据有限空间的危险程度和通风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 2 小时)对有限空间内的气体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如检测结果超出安全标准,应立即停止作业,疏散作业人员,采取相应的通风、换气等措施,直至气体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作业。

作业监护

有限空间作业必须设置专人监护,监护人员应熟悉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知识和应急救援方法,具备应急处置能力。

监护人员应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作业人员的活动,不得擅自离岗。监护人员与作业人员应保持有效的沟通,及时掌握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和作业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发出警报,通知作业人员停止作业,迅速撤离有限空间。

作业人员操作规范

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等。

在有限空间内作业时,应使用防爆型工具,避免产生火花。严禁在有限空间内吸烟、使用明火或进行可能产生明火的作业。

作业人员应按照预定的作业方案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作业内容和作业方式。如遇突发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处置。

作业完成阶段

现场清理与人员撤离

有限空间作业完成后,作业人员应清理现场,将作业工具、剩余材料等带出有限空间,确保有限空间内无遗留物。

作业人员撤离有限空间后,监护人员应对有限空间进行检查,确认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拆除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

三、职责分工

作业部门职责

负责提出有限空间作业申请,制定作业计划和安全措施。

组织作业人员参加安全培训,确保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安排作业人员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督促作业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在作业过程中,及时向安全管理部门报告作业情况,配合安全管理部门做好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安全管理部门职责

负责审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申请,对作业方案中的安全措施进行审核和批准。

组织开展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能力。

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作业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和安全隐患。

参与有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工作,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监护人员职责

对有限空间作业全过程进行监护,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检查作业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和使用情况,监督作业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及时发现并处理作业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通风设备故障、气体检测报警仪报警等。

在作业结束后,对有限空间进行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结束监护。

作业人员职责

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掌握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在作业过程中,听从监护人员的指挥,如发现安全隐患或身体不适,应及时向监护人员报告。

配合监护人员完成作业现场的清理和人员撤离工作。

四、风险评估与防控

风险评估

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应组织专业人员对有限空间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如缺氧、中毒、窒息、火灾、爆炸等。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风险评估应定期进行复查和更新,确保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防控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有限空间和危险有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对于存在缺氧风险的有限空间,应重点加强通风换气和氧气检测;对于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有限空间,应配备有效的气体检测报警仪和防护用品;对于存在易燃易爆物质的有限空间,应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如使用防爆型设备、工具等。

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如发现新的危险有害因素或风险等级发生变化,应及时调整风险控制措施,确保作业安全。

五、应急管理

应急预案制定

制定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应急救援人员的职责、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的配备、应急救援程序等内容。

应急预案应根据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进行针对性制定,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应急救援演练

定期组织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演练内容应包括事故报警、人员疏散、现场急救、应急处置等环节。

通过应急救援演练,检验和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熟悉应急救援程序和方法,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救援设备与器材管理

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如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多功能气体检测仪、救援三脚架、担架、急救药品等,并定期对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建立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的管理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的管理,记录设备和器材的使用、维护、检查情况。

六、外部因素考虑与协调

外部环境因素

在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对作业安全的影响,如天气条件(暴雨、大风、高温等)、周边环境(相邻建筑物、地下管线、交通状况等)。

针对不同的外部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如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应暂停有限空间作业或采取加强防护措施;在周边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应在作业前进行详细的勘察,采取必要的防护和警示措施,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外部合作作业协调

当与外部单位或人员合作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和义务。

在作业前,应组织联合安全培训和交底,确保双方作业人员熟悉作业内容、安全措施和应急救援程序。在作业过程中,双方应加强沟通与协调,共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七、监督与持续改进

安全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督检查机制,采用日常巡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等多种方式,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安全监督检查内容应包括作业许可审批情况、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作业人员操作规范情况、监护人员履职情况、应急救援准备情况等。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要求和整改期限。

问题整改与跟踪

作业部门接到整改通知书后,应立即组织整改,整改完成后向安全管理部门提交整改报告。

安全管理部门应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对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单位和个人,应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持续改进机制

定期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收集作业人员和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及时对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不断优化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流程和措施,提高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把文章中的“安全措施”这部分展开来写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分享推荐一些关于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的培训资料


本文链接:https://www.52fanw.com/post/1453.html 转载需授权!

分享到:
标签: 制度 
上一篇: 教师节给语文老师的一封信
下一篇: 中国世界遗产秦兵马俑导游词

作者:guozi @ 我爱范文网   2024-11-12

我爱范文网 我爱范文 你的读书学习好帮手,只做有用的工作学习资料!

自做有用有帮助的内容。投稿QQ:1626381255。

本站所有内容都是原创 我爱范文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与本文相关文章

  1. 燃气安全检查制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